当前位置: 主页 > 视频资讯 > 视频理论文库 > 电影编剧教学与制片意识

电影编剧教学与制片意识

2009-10-24   互联网 / 秩名 点击: 标签:电影 编剧 制片 意识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初,我们国家的电影从生产到发行都是由国家出钱拍摄然后“统购统销”的。那时候的电影只有很弱的商品属性,无论制片厂还是电影部门的领导都更看重电影的宣传教育性和艺术性。影片获利的多寡与生产厂家的关系不是很大 .那时,一个制片厂每年上马的影片在题材比例上都有计划经济的特点,领导会规定今年农村题材、工业题材或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各占百分之多少。因此,那时候电影制片的目的也是很单一的,就是从思想启迪和艺术熏陶两个方面给观众以教益。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氛围中,我们的电影编剧教学也就形成了单一化的特点。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在剧本的题材选择和具体的写作环节(例如场景的选择和描写)中,不指导学生将制作成本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内容。

  例如,有一个同学作了个四集电视剧本的构思。那是个关于唐末农民起义的题材。学生只从剧本内容的需要出发,将它的长度安排作了四集,却没考虑到制作时会出现的问题。例如,象这样的古装片,由于场景和服装的原因制作费用会很高。更何况那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更会使制片费用猛增。如果集数多一点,每一集的制作成本就会相应地降低。但如果只有四集,你同样要搭那样的景,要找那样多的演员,还要置备那样多的服装,谁会为此区区四集而投那样大的资呢?那不明摆着要赔本吗?

  可是当时的教学是不指导学生将制作成本考虑在内的。直到今天这样的教学弊病也不是彻底解决了。学生们几乎对电影市场一无所知,他们不知道现在上市的影片投资的情况和赢利的情况。也不知道每年影片的排行榜。更没有对那些影片为什么会得到大众的青睐作应有的分析研究。在学校的教学中也没有相应的研究和指导,比如一部影片为什么会赔本?而另一部影片为什么会赚钱,除了发行上的学问以外,这些问题与剧作者和剧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所以,当你问学生:“你预计你这个剧本投产需要多少制作费?能卖出多少拷贝?”这时,他们就会惊异地瞪大了眼睛,看你是不是在开玩笑。也许在他们看来,那多是些制片和发行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而对编剧来说却是“铁路警察──管不着那一段”!去世有过那样一个年代,我们的编剧不用考虑市场,只要忠于自己的生活就行了。先将剧本写好,然后就四处投稿,人家看上了就拍摄,看不是了就象老姑娘一样压在家里。这就好象当年我们的理发店,无论什么人来都只有那样几种发式。可现在都改发廊了,人们要求你发明出各种发型来适应他们不同的审美观念和个性需求,你如果还象过去那样对人家说:“我只会剃平头、光头、学生头……”不下岗你还等什么呢?在今天,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职业编剧,想用自己的笔来养活自己的家人,仅仅写你自己钟爱的、符合你自己生活真实经历的题材是不行的。因为你还要看市场需要不需要。一个职业编剧不能等着市场来适应你,而是应该努力增加自己广泛的题材适应性。

  当然了,如果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作业,得到一个好的成绩,并没有想把剧本卖给制片厂使它真正进入制然就不必考虑剧作与资金之间的关系,你只要考虑影片的思想和艺术水准就行了。然而在今天,这样的学生走出校门就会遇到麻烦,因为在今天,一个剧本的采纳与制作成本的估算、制作难度的估算和未来上市后赢利情况的估算都有更直接的关系,这些方面甚至比考虑具体的写法和创作细节更重要。现在的电影制作机构越来越多地先考虑一个剧本的“卖点”,比如《不见不散》这部影片,相信在上马之前它的投资者就把它的“卖点”考虑透彻了:首先,这个题材是个轻喜剧,能够作为“贺岁片”在春节这个全年的黄金档期上市;其次,影片有好看的外国场景,能从某种意义上满足观众的好奇心,造成一点新奇感;再者,有两大当红影星出演,票房有一定的号召力。更何况还有发行院线方面得天独厚的保证?正因为这部影片考虑了这些因素,就决定了没开拍已经有了上座的把握。说句良心话,我不太喜欢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但是我同时也很赞叹它所创造出来的票房奇迹和全球效应。很明显,那个剧本在投拍前就已经具备了创造这样奇迹的因素:首先它具有利用高科技展示前所未有的宏大场面的可能性;再有,它具有一个很市民化的叙事策略;更何况在世纪末的今天,它的灾难主题很与人们心灵的恐慌和危机感相合拍。它告诉人们,当人类面临任何危机和灾难的时候,只有舍生忘死、同舟共济,才有可能生存。可也有些影片在选材阶段就注定要票房惨败的。在今天,这样的剧本无论送到哪个厂,人家也不会甘愿当那个费力不讨好的冤大头的。这样的现实就向学习编剧的学生和朋友们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你必须时刻关心电影市场的情况,洞察观众的审美趋向,能够大致估算自己将要创作的剧本投入和产出的情况,否则你的剧本的中拍机率将会很小。

  其二,在评判学生剧本优劣的时候,不区分制片目的和剧本的样式类型,都用同一种尺度去衡量。

  前边我们说到,在国产电影尚未走向市场的时候,电影的制片目的是很单纯的,那就是从思想启迪和艺术熏陶两个方面给观众以教益。我们国家约定俗成地管这样的影片叫“艺术片”(老百姓有时叫它们作“文艺片”),例如谢晋拍摄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或“第四代”导演拍摄的那些电影。(需要申明的是,在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艺术片的概念与我国的有很大不同,他们将《金色池塘》、《克莱默夫妇》这样很有艺术品味的影片也看作商业片,因为它们都进入商业发行渠道并以获利为目的。他们所谓的艺术片倒更接近于我们说的实验片。)然而,近年来,厂家的制片目的可以说是多样化了。至少我们看到了除了上述制片目的以外,还有另外的两种:例如有的厂家希望能拍摄一部影片来提高自己企业的知名度,因为他们虽然不太计较影片是否赢利,但却非常渴望能拿到国外著名的电影节上去得它个金什么奖。而恰好又有这样一些导演,希望自己能在电影语言或风格形式上有所创新,这就出现了人们所说的“探索片”(或“实验片”)。例如“第五代”导演最初拍摄的那些试验性非常强的影片。其中,象《晚钟》和《猎场扎撒》这样的影片虽然在票房上很不理想,但却为厂家,甚至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声誉;更有一些制片厂或公司,今天投拍一部影片的目的是为了赢利,我们总是羞羞答答地把这种影片叫作“娱乐片”,但实际上不如直呼作“商业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