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视频资讯 > 视频技术知识 > 完整版:P2P技术的分析与研究(3)

完整版:P2P技术的分析与研究(3)

2008-10-15   互联网 / 点击: 标签:P2P
  

4 P2P技术的利与弊

  P2P是当前互联网上的热点技术之一。围绕IP音频和视频文件共享和播放应用,P2P技术获得快速发展,目前P2P应用占宽带流量50%~60%(白天)到90%(晚上)和企业带宽流量的40%。P2P已经成为宽带的主要的流量消耗者和重要的业务支持技术。

  P2P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技术,并非最近发明的新技术。在长达30~40年内,P2P技术并没有获得广泛的使用,近年来却获得爆炸性的应用和急速的发展。究其原因来说,是互联网技术(IP承载网)发展无法满足互联网上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互联网的“尽力而为”的传输特性和网络资源的不可知、不可控和不可管,使得网络资源不能获得充分的使用,特别是本地的网络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再加上P2P业务的提供者在其网络资源的消耗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免费午餐”谁都想吃,并希望尽力多吃。另外,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端设备的能力(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大为增强,系统设备分布化已是大势所趋,从引发了P2P应用的快速发展。

  P2P技术的本质是化集中处理和存储为分布处理和存储,将闲散的资源集中起来使用,因此它是一种很有创意的技术,用好了它可以大大促进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成本和提高网络及系统设备的利用率,有着十分广阔的使用前景。但是同时必须注意到,P2P技术也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技术,它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甚至以用户设备的安全性为代价来提高业务的服务质量,用得不好可能会危及用户的安全,也可能导致产业链断裂,阻碍了产业的发展。P2P技术的应用是要非常认真的加以考虑的事。因而如何来使用P2P技术,站在什么立场上来使用这种技术,结果是有很大的不同。“兴利除弊”是引导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因此在P2P的应用上,要从信息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出发来考虑P2P技术,而不是图一时之利来使用P2P技术,从信息服务业的完整产业链出发来考虑使用P2P技术,则是可以持续发展的,如果只是图一时之利来使用P2P技术,很难会有持续发展的可能,因而在P2P技术的使用上是要作充分考虑。

  对待P2P技术及其应用的态度与其在可能获得的收益和其在价值链中角色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互联网界的业务系统开拓者对P2P技术是欢迎,互联网的业务提供商欢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目前互联网的业务网都是“寄生网”,业务网与承载网是完全分离的,业务网的运营成本与其消耗承载网资源完全无关,使用P2P技术以大量消耗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承载网资源,用消耗承载网的资源来换取业务提供者所提供业务的服务质量的提高来吸引用户使用,是业务提供者很自然的选择。从本质上来说,P2P技术与互联网的设计理念是向背的,它违背了互联网的基本原则(自率性和公平性原则),P2P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是“尽力而为”网络能力和包月收费的商业模型逼出来。建立在P2P技术上的弹性重叠网,是承载网的重叠网,它可以对承载网的资源进行二次调度,以充分利用已有承载网的闲置或轻载资源,是对“尽力而为”网络的适配,充分利用目前可能提供的“尽力而为”网络的能力,以求能得到更好的服务质量。但是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建立在P2P技术上的弹性重叠网,它可以有效于一时,即在承载网资源尚没有完全耗尽,它可以对承载网的资源进行二次调度,以充分利用已有承载网的闲置或轻载资源,在这种场合它是有效的。但它不可能有效于长期,即当承载网的所有资源完全耗尽后,建立在P2P技术上的弹性重叠网将会完全失去作用,这一点特别要引起目前热衷于P2P弹性重叠网专家们的高度关注。

  目前的电信运营商,一般都是主流IP承载网的运营商,他们不会欢迎目前的这种P2P的使用方式,目前这种P2P技术的引入的确也给他们带来很多烦恼。原因也很简单,使用P2P技术开发业务的业务提供商,是以大量消耗承载网的资源来换取其业务质量的提高,承载网资源的大量消耗不能使承载网的经营者特别是主流IP承载网的运营商得到合理的回报,自然承载网的经营者不会欢迎。但是电信网的经营者所经营的IP宽带网处于“有网没有业务”的尴尬处境,电信运营商没有宽带业务,不依靠互联网的宽带业务就无法发展它的宽带用户,因此不论互联网提供什么业务、用什么技术提供业务,只要是宽带业务它就必须接受,没有选择的余地。在P2P技术没有引入之前,产业链处于良性状态,产业链中的两个最重要的角色,宽带IP网运营商和宽带业务运营商处于“和平共处”两厢平安的状态,P2P技术的使用和引入,使得产业链由良性状态向非良性状态转变,产业链上的这两个角色也由“和平共处”两厢平安向利益冲突日益加剧转变,尽管目前从表面上看电信运营商是无可奈何,但这种状态是不可能维持的,也不会长期维持,巨大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目前一些治标的措施已经出台,如:识别和控制P2P流,在IP宽带网中采取限流的措施,提出宽带用户按流量计费(包括采用计费套餐,对用户的上行流量计费等)。这些手段会有一定的作用但很有限,由于有一些措施是放不到桌面上来的,搞得不好运营商还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治标是不可取的,必须考虑要有治本的方法。从本质上说,这与目前采用的商业模型直接相关,不改变目前的这种商业模型,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业务网以寄生网的形态存在是不正常的,也不是方向,承载网资源无端被消耗,而得不到合理得回报,从商业上来讲绝对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法持续发展的。业务网不掌控必要的传输资源,就无法向用户做业务的质量保证和承诺,业务同样也不可能持续发展,“小打小闹”行,建设大规模业务网就不可能。业务网不以寄生网的形态存在,是根本的解决手段。这需要技术支持,目前技术严重缺位,这是运营商面临的重大挑战,当然巨大的机遇也摆在面前。

  P2P是一项技术,用好了可以促进发展,如在IPTV的内容分发系统中使用将会大大降低系统的设备费用,有利于大规模发展音视频业务。用的不好将会加速互联网上的业务网从良性寄生向恶性寄生发展的趋势,并引发大量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