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视频资讯 > 视频行业标准 > 三大主流高清编解码技术浅析

三大主流高清编解码技术浅析

2009-02-17   HARDSPELL/硬派网 / Inpai 点击: 标签:高清 视频编码 视频解码
  

高清视频哪些方面的要求更高了#e#

  众所周知,高清视频相对于rmvb、DVD等标清视频,播放起来对于电脑硬件要求的提升是无疑的。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高清视频究竟从哪些方面提升了要求:

    (一)首先便是视频流量的加大。这是最为直观的一个提升元素,我们可以参照下面的表格,表格中只是简单的提出了“视频源”的流量对比,但其实高清视频的“不同格式”更决定了流量的不同。

主流视频光盘数据流负载对比
视频源 编码数据流量
DVD ~9.5Mbps
NTSC高清电视 ~18Mbps
HD DVD ~30Mbps
蓝光 ~40Mbps

    可以看出,DVD视频的数据流量只有约9.5Mb/s,但是最高的蓝光可以达到40Mb/s以上,提升了4倍以上,无疑这是硬件配置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增大了很多。

    (二)其次便是编码格式的复杂度。我们知道每种编码格式都有其自身的算法,优秀的算法可以将视频压缩到更小的体积,但是还原这种算法却需要更强的计算能力。H.264高清编码格式就是典型的代表。也许有些读者会碰到一些高清视频,但是播放要求并不高,那可能它就是采用一些简单的算法,比如Mpeg2的高清编码格式,但是遇到类似H.264编码格式,就会出现无法流畅播放的情况。

    现在看来,H.264因为优秀的算法取得了广泛的支持,它的算法虽然复杂,但是能获得最高的压缩同时视频细节损失很小,因此想要在未来流畅的播放高清视频,H.264编码视频是必须通过的一个考验。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VC-1编码,它是微软力推的编码格式,也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其要求虽然略低,但同样造成了目前很多主流电脑的“播放困难”。至于Mpeg2高清编码,其要求很低,未来发展的前景也不突出。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些编码在电脑上是如何被处理器的。视频编码的处理一般分为几个步骤,每个步骤会完成相应的任务,而解码的时候也会存在这些步骤,从而达成影片的顺利播放。那么谁来处理这些工作呢,早期在电脑上,解码播放的大部分步骤都是CPU来处理,也就是处理器软件解码(以下简称软解)播放,这也就是CPU占用率为什么会很高的原因。

    简单的来说,目前任何一台主流电脑或者说哪怕几年前的电脑,使用处理器软解播放之前所有的标清视频都没有任何问题。而高清视频中,Mpeg2高清编码的视频要求最低,VC-1编码的视频其次,而要求最高的H.264高清视频可能会导致很多老式的电脑都无法流畅播放。

    虽然现在硬件发展速度飞快,用户可以采用高档四核处理器把软解播放高清的CPU占用率控制在50%以下,但这类处理器的价格却很高,装机成本大幅增加。而双核处理器虽然便宜了不少,但软解播放的CPU占用率又可能会很高,甚至高到无法流畅播放的程度。

    如果想要减轻CPU的负担,则必须有另一个配件来接手编码处理工作,显卡自然成为了最佳选择,也就是用显卡里的引擎替代CPU完成视频解码的处理任务,从而释放CPU的负载。CPU作为通用处理器,进行视频解码这类事效率有限,但是显卡却可以直接硬件集成视频解码引擎,从而达到极高的功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