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视频资讯 > 视频行业标准 > 数字电视标准现状解析

数字电视标准现状解析

2009-11-03   家庭娱乐系统 / 网络 点击: 标签:数字电视 CMMB 标准
  

在全球科技日趋数字化的今天,数字电视以提高无线频段资源、图形质量和由被动式观看到主动式的VOD点播等优点必然会吞噬传统模拟电视市场。尽管数字电视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直到现在,数字电视还是未能在全球范围内取代模拟电视,这个全球最吸引人的市场在通向光明的道路上显得有些步履蹒跚。

什么是数字电视?

简单说来,数字电视就是信源在采集、编辑、传播、接收和显示等整个广播链路中都保持数字化。数字电视的信源最初基本都采用MPEG2编码,现在则有MPEG4、H.264、AVS等标准,信道编码由于涉及了太多的变量,各国针对自身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比如QPSK、COFDM、VSB和QAM等,显得相当的复杂。由此产生了DVB、ATSC、ISDB 、T-DMB和DMB-TH、CMMB等。


价廉物美的卫星传输

卫星传输可以实现从卫星直接到终端用户,是成本最低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全球绝大多国家都采用DVB-S作为本国的卫星传输标准。DVB-S采用QPSK调制方式,工作频率为11/12GHz,信源采用MPEG2格式。DVB-S2 是DVB-S的增强型标准,使用QPSK、8PSK或者MAPSK调制方式传输1路或多路MPEG2、MPEG4、H.264 AVC码流,业界认为DVB-S2的性能超过DVB-S 30%。


地面传输中各自为政的标准

和DVB-S这种全球几乎统一的卫星传输标准不同的是,地面传输标准则是群雄割据。DVB-T采用COFDM调制方式,在8MHz带宽中实现4.35Mb/s~31.67Mb/s的传输率,传输质量高。ATSC采用8VSB调制方式,在6Mhz的带宽中实现19.3Mb/s的传输率,和DVB-T采用MPEG2的音频编码标准不同的是,ATSC的音频编码采用AC3标准。ISDB则在DVB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在5.6Mhz带宽内传输率为3.68Mb/s~21.46Mb/s。中国的DMB-TH标准采用TDS-OFDM调制,支持速度大于200Km/H的移动接收。


昂贵的有线传输

线缆传输以有线电视网作为传输介质,需要庞大的有线网络覆盖,是所有的数字电视标准中实现成本最高的传输标准,不过,有线传输的优势是互动式VOD点播的实现难度最低,在有线网络覆盖较好的国家比如中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ATSC采用16VSB调制时能在6Mhz的带宽中实现38.6Mb/s的传输率。DVB-C标准有16、32、64QAM三种调制方式,工作频率在10GHz以下,传送码率可以达到41.34Mb/s,目前DVB-C的应用范围最广。


焦点之争—移动传输标准

现在,争论最为厉害的是移动数字电视标准,移动电视由于对功耗和频段资源的苛刻要求,必须要在地面传输标准的基础上做较大的比如:多普勒频移、功耗等改进。DVB-H从DVB-T发展而来,共同使用发射设备,也可以接收DVB-T的节目,因而DVB-H得到很多国家和厂商的认可和推广。日本的 “1 Seg”与 ISDB-T 一样使用QPSK进行调制,具有2/3前向纠错和1/4 保护间隔模式,总数据传输率为kbit/s。中国的CMMB 基于卫星和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STiMi),CMMB在25MHz带宽内提供25路视频和30路音频通道。韩国的T-DMB是建立在欧洲DAB系统的基础上,向便携设备播送H.264格式的移动数字节目。高通公司的MediaFLO 标准表现优于T-DMB和DVB-H,不过专利费等因素有可能会制约MediaFLO产业链的发展。ATSC-M/H作为ATSC标准的延伸,传输率达到19.39 Mb/s,是美国移动电视候选标准。


前途光明、困难重重的数字电视领域

电视标准PAL和NTSC的战争目前已经转移到了数字领域中的DVB、ATSC和ISDB之间,多标准的存在造成了数字电视业内的混乱,一定程度上阻扰了电视数字化的进程。对于消费者来说,当你拿着一台在伦敦街头都能收看BBC的手机电视来到纽约却发现不能收看CNN是一件相当懊恼的事情。谁该为这样的事件买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