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极化调整
3-1-1极化干扰分析
卫星电视系统产生极化不匹配主要原因是接收站天线极化匹配不良(极化角调整不准)。单极化系统,极化不匹配会产生极化损耗使接收信号降低。对于双极化系统,多个转发器所使用的下行频率可能是有相同的,为此不同的转发器之间的信号是依靠不同的极化进行隔离的,所以极化如不匹配不仅产生极化损耗,还会产生两个极化系统之间的同频正交极化干扰,这种一个极化系统的信号对另一个极化系统信号的干扰体现为噪声的增加,使接收信号载噪比大大降低,严重时有明显干扰,甚至无法收看。下面来分析一下这种极化干扰的产生原因,以亚洲卫星二号为例,见图3所示。
亚洲2号
从图中可看出,3A转发器和3B转发器所使用的下行频率有部分是相同的。亚洲卫星二号的3B转发器有5个SCPC数字电视载波,每个载波输出功率回退3dB(转发器辐射总功率的0.707倍),下行极化方式是水平极化,用ELRP‖表示其地面信号的电场强度(或电平);3A转发器只有一个MCPC(香港STARTV)数字电视载波,无输出功率回退,下行极化方式是垂直极化,用EIRP⊥表示其地面信号的电场强度(或电平)。则得到下式:
EIRP⊥=EIRP‖+3dB
EIRP⊥/EIRP‖=1/0.707=1.414
所以有E⊥≈1.414E‖
不良分析
假定使用单极化接收天线,准备接收水平极化的“江西卫视”,而馈源未作调整,极化匹配处于标准的水平极化状态,接收地点是南昌,根据计算极化角P1=-28°。从图4的极化干扰分析中得知,卫星水平极化波耦合到馈源水平极化端口的主极化分量为E‖_0=E‖cosp1,卫星垂直极化波偶合到馈源水平极化端口的反极化分量为E⊥_0=E⊥cos(90-p1)。忽略所有其它噪声的干扰,则水平极化的载噪比是:
(C/N)=20lg|(E‖cosP1)/[E⊥cos(90-P1)]|
=20lg|E‖cos(-28)/[1.414E‖cos(90+28)]|=2.5db
显然此数值明显低于数字卫星接收机的门限,也就是说上述状态下根本收不到“江西卫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