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在使用投影机时,总感觉投出的画面那么刺眼,晃的都快睁不开眼了,不需要盯着屏幕太久,就会感觉视觉疲劳,眼睛干涩;或者暗的出奇,别说细节的分辨了,连大面上的画面都看不清楚;再不然,总感觉投影画面像被拖进Photoshop里处理过一样,始终蒙着一层雾……除了亮度对比度的基本调节外,这些现象都有可能是由于没有正确选择投影机的各种模式所导致的。
这样的效果,你看着不累么?
投影机预设的各种模式就是为了适应用户不同的投影环境、不同的使用需求,在各种条件下尽量发挥投影机最佳效果的一种方式。但有些用户一来对此并不熟悉,二来又感觉这些模式没有太大作用,因此并不愿意去随着使用而调教,造成模式使用错误。其实投影机预设的这些模式有时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因为某些指标如色温、GAMMA值等并不是每个用户都会调节甚至是可以自行调节的,这时,用好投影机的这些模式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通常状况下,我们选择投影机的各种模式都是根据使用环境或使用用途,我们分别来说。
不同的模式能带来不同的画面效果
不同的模式能带来不同的画面效果
使用环境对投影机效果的影响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由于投影机是通过光线将画面进行投射,环境光自然是对投影画面影响最大的因素。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环境光的强度不同,其影响也有大有小。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家用投影机的亮度相对较低,但家庭用户一般也会为投影的使用环境做某些处理,如窗帘、专门的暗房等。在这种环境下,尽管家用投影机本身亮度并不高,但并不会过于受到环境光的影响,此时,选择影院模式、照片模式等更多改变色温而不改变色彩的模式进行输出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使用动态、高亮等模式反而会使画面失去更多细节。
不同的应用势必要使用不同的模式
对于商务用户来说,其使用环境一般光线较为充足,强光下不但画面细节容易丢失,色彩也会受到比较明显的影响。而商务环境由于其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一般来说不具备很好的遮光条件,因此尽管商务投影机亮度相对较高,但环境仍然会对投影效果有较大影响。此时,一般都需要提高投影机产品的亮度。上演、动态或亮度增强等模式一般来说都会提高产品的亮度、对比度及色彩等指标,这时,选用这几种模式进行投射会大大提高输出效果。
需要强调一点,由于以上这几种使亮度提高的模式都会使投影机灯泡的使用强度随之提高,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同时高亮度也会对人眼造成较大伤害,因此,无论是对于观众而言还是从投影机的寿命保障来看,这些模式都不适合长时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