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RAM格式的特点
DVD-RAM的全称为DVD- Random Access Memory(DVD随机存储器),是由在DVD标准争夺战中处于优势的三家公司联合开发的,它们是松下、日立与东芝(简称MHT)。业界对其定义为Re-Writable DVD(可重写式DVD)。
DVD-RAM所使用的技术源于松下自己的PD(Phase-change Dual,双相变)光盘技术。并结合了硬盘、MO(Magneto-Optical,磁光盘)的部分存储技术,针对于数据存储应用而开发。在那个时候(DVD刚正式推出),对于刻录与DVD-ROM相兼容的视频光盘的需求并不迫切,所以可录式DVD更多的是被看作为数据存储媒体,并以MO为潜在的替代目标。而在当时,对于大容量光存储也的确有不小的需求。这样,DVD-RAM在设计当初就没有过多地考虑与那时已经出现的DVD-ROM驱动器或DVD播放机进行兼容,即使修改它的BookType也没有用,因为它的记录方式与DVD-ROM完全不一样。
DVD-RAM的表面很像MO盘片
DVD-RAM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优点 |
缺点 |
DVD刻录标准中最出色的随机寻址能力(一个扇区一个地址),为多种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 DVD刻录标准中最差的传统DVD兼容性 |
无需封盘操作,可像硬盘一样使用 | 盘片生产商最少,价格最贵 |
DVD复写标准中复写次数最多的产品,是DVD±RW的100倍 | |
DVD复写标准中发展速度最快,5X早已商品化,即将实现16X的速度 | 数据的可靠性与数据写入速度不能两全齐美 |
出色的硬件扇区缺陷管理功能,使其在DVD复写标准中数据保存可靠性最高 | |
可以在WindowsXP系统下直接使用FAT32文件系统 | 此时的写入速率只有标称值的一半 |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复写”呢?是因为有很多人都自然不自然的将其与DVD±R作比较,显然这是完全错误的。DVD-RAM的真正对手是±RW,所以当我们分析DVD-RAM时一定不要忘了这一点。
从以上可以看出,DVD-RAM的特色可以说是黑白分明。良好的随机寻址能力与可靠性的数据保护设计使其一出生就钻入了专业应用领域,而反过来也因为相关的设计而使其对传统DVD的兼容性差得一踏糊涂,这可以说是DVD-RAM在民用市场普通过程中的最大障碍。现在出产的任何一台DVD驱动器与影碟机没有一个不能读DVD-R/RW或DVD+R/RW的,但有几个能读DVD-RAM呢?不兼容性也意味着不能流通性,普通大众当然没有兴趣了。
值得注意的是,DVD-RAM的三大开发厂商中,东芝已经在PC市场上放弃了努力,其主页上已经没有DVD-RAM的产品目录,日立则与LG合资后将DVD-RAM在PC上的命运转移给新的HLDS(日立LG数据存储公司)。只有松下延着DVD-RAM、DVD-Multi与DVD-SuperMulti的路走了下来,并且至今仍十分坚定。但目前中国大陆市场上,要想使用DVD-RAM,只有LG的产品的可供选择。
综合而论,DVD-RAM以目前的兼容性表现,并不适合普通用户使用,但如果你需要经常做临时备份,并注重数据的可靠性,那么DVD-RAM就是最佳的选择,尤其是可以直接当成FAT32卷使用的能力,无人能及。当然,对于DVD录像机而言,DVD-RAM也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