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数码摄像机采用的“夜摄” 方法是:“彩色夜摄”——利用1LUX(快门速度控制在1/2秒时)的亮度,使被拍摄目标明亮起来。彩色夜摄摄像机不象红外线夜摄的机型那样发出红外线,它不发出任何光线,而是采用延长CCD的曝光时间的手段,使得光线在CCD上产生的电荷进行逐渐的增量积累,同时运用数码摄像机的电路进行高增益运算而完成“夜摄”功能的。

静态照片彩色夜摄效果
它的特点是拍摄地至少应该有1LUX的光线(大概一支蜡烛的亮度),因为不是红外线拍摄,所以拍摄出的画面是彩色的,但是由于CCD的曝光时间延长,拍摄的画面是不连续的,而且会产生画面拖尾的现象。
JVC的“彩色数码夜眼功能”——这一功能与松下彩色夜摄功能类似,由于采用的是慢速快门,所以在拍摄的时候最好使用三角架,用手持的方法难以获得良好的画面,比较适合拍摄不移动的彩色画面,当拍摄移动的物体时,与松下的彩色夜摄功能一样,影像会有拖尾现象,画面表现得有些断断续续。
操作误区:
1、白天使用红外线夜摄功能
这样做有可能对数码摄像机的CCD感光元件造成伤害,不同设置档之间的块门速度不同,快门速度越低对CCD感光元件的伤害越大,可能使你的正常摄影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损坏机器。
2、误认为红外线夜摄可以产生透视效果
网上留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索尼的机器可以通过加装滤光片产生透视效果,其实索尼在1998年8月12日以后生产的数码摄像机在明亮的白天是不能正常用夜摄模式摄录的,已经限制了以前某些型号的“透视”功能,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的索尼数码摄像机并不能实现“透视”效果,大家没有必要因此而是心爱的数码摄像机受到无谓的损伤了。
3、误认为红外线夜摄可以拍摄无限远的景物
从原理上看,使用红外线夜摄进行拍摄的前提是数码摄像机能发出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光线去照亮被拍摄的物体,所以说它的拍摄距离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无限远,当数码摄像机发出的红外线到达不了所要拍摄的物体,我们是无法拍摄到更远一些的景物的。
4、过分依赖夜摄功能而忽视补光
数码摄像机的“夜摄功能”只是在特定的拍摄条件下才应使用,拍摄的画面效果较差,在光线不足时,应该尽量进行补光,而不是过多的依赖“夜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