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利度(Sharpness)
意义内涵:
画面中物体边缘的锐利度,我想不用多作解释,大家也能了解它的意义。部份显示器材厂商会倾向将锐利度调得高些,因为这样一来,会感觉画面更精致、细节更明显,不过画面也会变得比较生硬。锐利度如果调得太高,画面上的物体边缘会被「过度强调」,有可能出现不自然的白边;同时,画面上的杂讯也会因为边缘被强调了,所以看起来更清楚。反之,如果锐利度调得太低,物体边缘会变得模糊,看起来画面比较软,或有轻微柔焦效果,画面的细致感会降低,不过也能发挥一点抑制杂讯的作用。
针对问题:
画面上的物体边锐利有如刀割,甚至出现白边。
画面上的细微杂讯看的很清楚。
画面的质感糊软,感觉细节不够清晰。
选择画面:
必须使用有很多精致细节的画面,所以请播放高解析的电影软体,如果电影本身就已经很糊软,锐利度调再高也不能发挥合理效果,反而增加杂讯的清晰度。如果您已经开始使用BD软体和高解析显示器材,自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解析度比以前DVD时代高出太多了。
调整诀窍:
先将锐利度调到最高看看,画面上的线条会变得如刀割般锐利,景物边缘还可能出现不自然的白边,噪讯杂点也会比较明显。接下来逐渐降低锐利度,白边会逐渐消失,噪讯杂点也变得柔和,如果此时物体的边缘看来细腻自然,该有的细节都很清晰,解析力保持得很好,这就是理想值。
不过要提醒您,如果您不管怎么减低锐利度,线条的锐利感却没有太大改变,白边就是不会消失,那就有可能是受限于显示器材的能力了,老实说,中低阶价位平面电视有这样状况的还不少,那就请看整体画面,并依「边缘细腻,不过份强调,不过份松柔」的原则,选择最顺眼的数值使用。
「十面埋伏」BD版05分27秒
-
「锐利度」调得太低,发丝跟鬓角的细节已经变得模糊、软调
-
「锐利度」适中
-
「锐利度」调得太高,发丝变得硬调,下巴边缘有轻微白边;脸的暗部变得粗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