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视频资讯 > 厂商新闻动态 > P2P标准化——如何共赢成为标准制定最大挑战

P2P标准化——如何共赢成为标准制定最大挑战

2008-06-20   ccidnet.com / 朱杰 点击: 标签:P2P
  

当美国工程师Justin Frankel和Tom Pepper在网络上发布第一个P2P 架构的档案交换软件Gnutella的源码时,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互联网上的新天使。很多人认为,P2P是对互联网理念的回归,它提倡一种对等的网络模型,代表一种崭新的服务理念。

但今天,P2P却成为了网络中耗尽带宽资源的魔鬼,成为非法资源免费下载的一种途径。P2P应用中不可避免的管理问题正在逐渐显露,P2P流量已经形成对互联网带宽资源的严重冲击,并存在大量非法和有害信息,威胁网络和用户系统安全。在发展技术和应用的同时,如何对P2P业务进行有效管理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标准缺失的危害

不久前,根据清华大学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建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启动了P2P管理国家标准制定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提出P2P管理顶层体系结构设计,明确定义P2P业务系统、网络设备和ISP管理系统在P2P网络管理方面的基本功能实现、组织结构关系、管理信息约定、管理协议和协同管理模型。

P2P在我国被关注主要是由于Napster和BT类软件的出现。2004年年底开始,国内部分P2P直播技术开发者开始将这种技术商业化,比较成功的案例有PPLive、PPStream等。2007年以来,P2P电子杂志业务迅速向行业纵深方向演变,同时大量小型开发商开始进入,P2P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P2P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演变路线,不难看出,P2P技术目前仍然是一种不成熟的新型应用技术,到目前为此,获得主流厂商和运营商支持的案例还非常少。而其中主要原因,无疑是因为P2P技术难以被有效规范管理。

P2P管理国家标准项目组组长王继龙认为,P2P网络的不可控、不可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P2P网络的开放性造成的,P2P网络没有安全域的概念,所有对等方都具有相同的安全级别,都可以承担相同的网络责任。随着P2P应用的增多和用户群的扩大,国家需要从保证信息安全和用户利益的角度出发,能够对P2P应用进行监管,但是P2P的无中心化和自组织特性无疑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同时,由于P2P技术使得网络中内容扩散比较难控制,导致一些P2P应用建立于非法商业模式上,极大地限制了内容提供商(CP)的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P2P应用的商业形象。

此外,P2P应用同样存在无质量保证的难题。在P2P直播领域,视频抖动等问题长期存在,于是一部分P2P技术运营商开始挂羊头卖狗肉,打着P2P的旗号,大量使用高端硬件和骨干网的优质带宽资源进行运营,迎合P2P大量泡沫,而这种短视的做法也为产业今后发展埋下祸根。

三方利益需调和

任何标准的制定都不会一帆风顺,对于P2P管理标准而言,更是如此。王继龙表示,如何保证运营商、厂商、用户的利益,让大家都能够从中获益,成为制定P2P管理国家标准过程中的最大挑战。

从运营商角度来看,在目前整体的利益链上,没有太多电信基础运营商的利益。 P2P应用的迅速膨胀,大幅提高了电信运营商的运营负荷,但并没有给运营商带来附加的利益。 P2P应用的发展对IP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时时在线、上下行带宽对称、带宽需求增加使得网络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网络运营商的压力较大,为了不失去用户,不得不进行网络扩容,但是这些扩容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有,一些P2P应用对于现有运营商的业务造成冲击,如Skype电话对传统语音电话市场的蚕食,使得运营商的利润下滑,这些均导致了运营商的抱怨。

从内容提供商来看,现有的P2P商业模式让它们难以忍受。目前基于P2P技术的绝大多数应用是免费的,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和合理的利润分配模式来支持P2P技术的持续良性发展。内容提供商普遍面临着版权被盗用的问题,内容提供商无法从中得到收益,而是受到损失。

从P2P技术供应商的角度来看,标准的制定势必会对他们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目前部分P2P技术厂商缺乏足够的研发能力,其产品严重耗费带宽,一些P2P软件单位带宽消耗甚至比TCP通信模式高出50%。然而,目前一些P2P运营商或者网站,为提高服务可用性,降低运营成本,仍会选择劣质P2P产品方案,这其实是一种以牺牲用户网络性能来提高网站服务能力的做法。P2P的正确应用,应该确保有一定的运营专业性和支撑能力,能对网络进行正面优化,而非负向消耗,否则就如同拔苗助长一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