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面板:
1、编码模式:
有这么几种:ABR \ Const.Quantizer \ 2pass – 1st pass \…… \ Const.Quality,说说常用的,ABR:平均码率,做动画基本不用,Const Quality:恒定质量模式(追求质量不计码率和容量大小的片子使用,后来在预估码率时对2pass的码率起到判定做用),一次编码,做动画基本不用,xPass:x次处理,能做到动态高码率,静态低码率,看到很多动画在激烈的打斗场面的时候都会有很高的码流,甚至有10m,20m的说,但是,在静态画面的时候码流较低,这是为了使体积都用在最需要的时候,如果激烈战斗的动态画面码率低的话那么就什么都看不清楚了…所以2pass对于压缩后片子的整体质量有所提高。
对于那么多的编码模式,最终要用的都是:Auto-2PASS,两次的编码压缩使得码率低,体积更小,质量也高,但是消耗的时间是CQ模式的大约一倍,CQ模式相当于只跑了第2PASS,而2PASS模式还要跑完第一PASS才跑第二PASS。(加入列队编码时注意到,自动二次编码是要跑完两个x264才完成视频输出,时间久就是因为这样来的。)
2、Bitrate:
码率设置,以kbps为单位,片源好以1500kbps以上压制成1024X576的片子体积能减三倍以上,当然码率越高和源的差别越小。这个自己可以用经验或是心理设置或是看别人压什么片怎么个设置或是通过1passr的CQ模式给定2pass的码率,高清视频源在PC端不建议码率低于1200kbps,低于这个码率已经没有收藏价值了,这是有根据的。
3、预设值:
不要动了,这个没见有人说动过,所以这个保持默认。
4、视频类别:
对于视频播放器设备而定的值,和下面AVC 档次一起说。
5、AVC 档次:
AVC(X264格式文件的版本),这项参数对于你要压制兼容的设备以及后面的参数都有影响,压制PSP兼容的用主要档次 AVC级别选LEVEL 3.0必须,而且是官方定的。压制PSV的可以直接高档次AVC级别选Level 3.1。想在电脑上看的比较好的可以用高档次 LEVEL 4.1,个人表示一般不考虑兼容PSV可以选择高档次 LEVEL 4.1或是AVC级别LEVEL 5.1,基本High@4.1和High@3.1用来压制720P都不会有啥区别,前提是在电脑上看的话…在PSV上的话4.1就不兼容看不到了(官方标准解释,我们只能遵守) AVC级别默认Unrestricted/Autoguess自动选择High@3.1 。(实践发现ipad支持High@4.1 || iphone支持High@3.1)
目标回放设置:默认缺省值就行了。设置完成就得到上面的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