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opsub就讲这么些吧,更多还是得自己练习。下面才是正题:
2.认识VisualSubSync
2.1为什么使用它做时间准确
拿卡拉效果\K来说吧
如果直接凭感觉来确定时间肯定不准的。因为那是感觉出来的。(popsub里也提供了一套快速做\K的方法不过很难做准确的)
使用VisualSubSync可以非常客观的把对动态声音的感觉转换为对静态图形的视觉。
比如要你听几个日文假名的时间长度来 \k 你能感觉到它有多长吗?
这里就能非常精确的用波形告诉你它有多长。
2.2 开始使用
选择:File->New Project…
在Video source file:选择导入的视频文件支持AVI、MKV、RMVB格式,可能大家想到在Video filel里怎么没有WMV格式?其实它是支持WMV的只要选择所有文件即可选择WMV格式。
按照默认的配置点 Create new project 就可以了
注意:如果钩上了“Save as UTF8” popsub 会打不开生成的字幕文件(*.str\*.ssa\*.ass)。
如果分离出错(貌似AC3的声音会出错)你也许需要转换声音的格式,比如*.MKV解出声音后转换为MP3或AAC什么的再封进去就可以了。最好不要单独用VisualSubSync打开声音,虽然也可以成功但是效果是不一样的。视频文件分离转化后的WAV波峰和波谷落差被拉大了,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波形。而音频的似乎没有这个效果,如果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落差不大用这个对时间就没有意义了。(其实也是有解决的方法,后面提到)
完成后会生成3个文件 *.peak *.vssprj *.wav 。时间开始做后会增加一个*.str
要开始了
成功后页面上会出现波形图像。如果波形太长了你会发现都连一块了,根本就分不清嘛。这时你可以点击界面上一个放大镜的东西,它可以把波形扩大这样就看的清楚了。
放大/缩小波形,选择当前/全部,波峰波谷落差扩大化,打开视频文件。
顺便说以下,在调时间的时候最好不要打开视频预览,这样反复播放的反映速度比较慢.
这里讲以下波峰波谷落差扩大化
上面提到如果视频声音提取不出来又不知道转换怎么办?
我们可以直接用里面的声音,最好用专门的软件分离出来再转为WAV格式用VisualSubSync打开。如果实在不会的话用“千千静听”就可以了…ORZ(把视频拖到TTPLAYER里转换格式) 不过这样出来的可能有爆音!
导入后发现波峰波谷落差小,没法观察了,这个时候用它就可以了
调高Scanling的值就可以扩大落差了(不过效果不会有很大的提升)。Reset返回100%。